在沙縣夏茂鎮100多畝水稻田內,該鎮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隊正在操作無人直升機,進行農藥噴灑作業。林輝 攝東南網9月25日訊(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)從“慶大霉素”粉碎西方國家對各種重要抗生素的壟斷和封鎖,到萬噸級“煤制乙二醇”成套技術工業化開世界之先河;從“重組戊型肝炎疫苗”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戊型乙肝疫苗,到航天水稻育種接連刷新世界單產紀錄;從全球首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解碼芯片,到全球最先進的快充動力電池……70年來,一項項“中國自主”“世界第一”展現了福建創新的閃光軌跡。70年來,福建一代又一代創新創業者艱苦奮斗、不懈創造,走出了一條從追趕到超越的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。
高質量發展,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的發展,是創業興業蔚然成風的發展,是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發展。
新中國成立以來,福建就是創新創業的熱土,如今“三創”熱潮正在八閩大地蓬勃興起,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。公開數據顯示,目前,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指數居全國第6位,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居全國第8位,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第8位,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數居全國第8位。
發展出題目,改革做文章。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,關鍵是向改革開放要動力。
福建加速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創造生態圈。今年5月,我省出臺《關于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》,為創新松綁、為創業加油、為創造助力,為高質量發展厚植土壤。
如今在福建,激發“三創”活力的制度創新競相破冰。推行“馬上辦、網上辦、就近辦、一次辦”,“最多跑一趟”和“一趟不用跑”辦理事項達87%。全省已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,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全國最少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走在全國前列,進出口貨物申報時間僅需5~10分鐘,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。
作為民營經濟大省,福建推進“三創”,關鍵在于不斷釋放民營經濟活力。一手抓公平環境營造,除壁壘、促融資,出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措施,一手抓推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,抓技改,減稅費。去年,減輕企業負擔850億元,預計今年將再為企業減輕負擔565億元。
第十七屆“6·18”展會高校成果館內,一位市民正在體驗由福建中醫藥大學研制的上肢康復機器人。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
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,福建搭建起具有造血功能的創新平臺,加快“三創”生態圈的血液循環。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自貿試驗區、保稅區聯動發展,從科技創新平臺、特色產業園的建設到重大產業項目、新產業的加速崛起,自創區各片區加快打造創新發展引擎,全力托起福建發展的“創新脊梁”。在自創區帶動下,廈門高新區躍升到全國第15位,泉州高新區提升5位,全省約83%的高新技術企業、69%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和71%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福廈泉成長。
好風憑借力,揚帆正當時。依托創新驅動的強大動力,我省加快推進中科院海西研究院、數字中國研究院等“國字號”研發機構建設,啟動建設光電信息、能源材料、化學工程、儲能電池等領域省級實驗室,盡早實現關鍵領域“卡脖子”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。依托重大創新平臺這一“招牌”,人才集聚效應初步顯現。我省已建設寧德時代、西人馬(廈門)等四批10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。
“三創”激活區域發展動能,新生態催生新活力。政策、人才、平臺、資本和環境全面優化的“三創”生態體系,讓大批帶著創新項目的人才和企業在福建生根發芽,產業支撐基礎得以夯實。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從2010年1207家增加到目前3800家,全省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(產品)141家,去年新增69家,增長近1倍,其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8家,數量居全國第5位。省級高成長企業319家,去年新增162家,同比增長103%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24家,去年新增200家。
“三創”推動了科技創新“領先一步”,產業創新“領先一路”。我省面向高質量,推進制造業由“中低端”向“中高端”邁進,一大批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加速成長。今年上半年,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6%,38個大類行業增長面達89.5%;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.9%,增幅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5.3個百分點。
“三創”帶動了產業蓬勃發展,拓展了就業新空間??萍继嘏蓡T制度由我省率先于1999年開始推行,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員16348人次,鄉鎮覆蓋率達93.8%,服務領域涵蓋了十大特色農業產業,并向二三產業延伸。企業孵化器、眾創空間如雨后春筍,目前,全省備案科技企業孵化器171家,全省創建各類眾創空間500多家,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52家、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3家、省級眾創空間215家。
70年滄桑巨變,歲月承載著無數改革創新的激情與夢想,也凝聚著無數八閩兒女的智慧與汗水。不忘來時路,踏上新征程,福建的創新創業創造,正步履堅定、足音鏗鏘!
在閩南理工學院現代虛擬仿真VR/AR產學研工作室內,師生們正在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在動漫游戲中的應用。 林輝 攝
數說福建
2000年全省R&D經費投入總額21.19億元,2018年總額達到642.8億元。
去年,共爭取獲得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新立項科技項目1069項,資助經費10.6億元;7個項目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。
去年全省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額132.5億元,同比增長54.4%,惠及企業4279家。
去年全省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344家、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03家;新增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522家,累計達1823家。
目前,全省共有重點實驗室226家,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0家(含企業類3家),省級重點實驗室216家(含企業類66家)。已設立98個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(工程實驗室)和5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。
去年底以來,新資助設立4家引進重大研發機構,在設區市啟動建設9個產業技術研究院,對111個國家級和省級科技研發創新平臺補助5412萬元。
去年先后立項支持兩批次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后補助項目39個,下達經費3286.5萬元。
去年專利電子申請率98.98%,居全國第一位;全省專利申請166610件,同比增長30.08%。
至去年底,全省共存有效發明專利38522件,同比增長24.24%;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9.85件,居全國第8位。
版權所有 ? 2023 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www.cps-international.cn 閩ICP備17034359號-1 技術支持:元碼科技